HI,下午好,新媒易不收取任何费用,公益非盈利机构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0-162-302
请扫码咨询

新媒易动态

NEWS CENTER

生活中的用户心智模型案例与产品设计应用

2020-03-14

你在着急坐电梯时,是否曾狂摁关门按键,仿佛每多摁一下,电梯门就会更快的关上。但其实,以前大部分电梯的这个按键,都没用,即使近些年国内的电梯渐渐恢复了这个按键的作用,但在以前也没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会亮≠有用)。

你以为的按开门会开门,按关门会关门,这就是你的心智模型。

话说,还记得炎炎夏日,回家第一件事是什么吗,很多同学都是先打开空调,那么你们刚回家会调到多少度呢?

相信喜欢一开始先开16℃的绝不在少数,是不是想问这里又有坑?

没错,不管你将空调设置为多少度,他释放出冷气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并不会因为你设置16℃就给你冷一些,所以室温并不会更快降低,那个数字只不过是控制你最终的目标室温罢了。

所以你认为的遥控器设置了多少度,它就出来多少度的风,温度越低,室温降的越快,也只是你的心智模型。


最后,给你一个任务:这是一个登录页,左边是我提供的手机和密码,我需要你在这个页面完成登录操作,你能完成吗?

当然,我相信你能够很快完成,但我问你,你知道这个页面上是什么语言吗?每个文字又代表什么意思,你能准确的回答我吗?

当然,屏幕前的你大多不知道,这是俄语,但你为什么可以很快完成它呢?因为你完成登录靠的是你的心智模型,你看过且用过不计其数的登录页面。


1. 什么是心智模型?

百度词典里是这么解释,但是解释太长,可以不用死记,至于历史来源,了解即可,有不少书籍中都有提到这个词,也做过不同的解释,不过大同小异.

我个人用一句话将它概括为“一个人根据自身认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简单好记,后面也会对这句话做拆解。

2. 心智模型的关系

心智模型也叫心理模型、心智模式、心理模式,但本身具体叫什么不重要,理解即可,主要值得一提的是心智模型的其他对应关系,即:表现模型、实现模型,他们的对应关系如下图:


心智模型是指我们本身对事物的认知、表现模式是一个东西的呈现方式(也称呈现模型),而实现模型则是这个东西本身运作处理的原理和方式。

就比如刚刚的例子里面:我们认为空调设置多少度冷气就多少度,是我们的心智模型。但实际上冷气的温度不变,只会以始终不变的速度让室温降下来,则是它的表现模型。而空调里氟利昂液化气化的吸热放热,以及用了什么手段让它液化气化,则是他的实现模型。


所以我们平时接触到的,是一个事物的实现模型在我们的心智模型之上,所设计出来的表现模型。

二、心智模型在设计中的运用(眼见维度)

先寒暄几个简单的例子:

  • 微信读书翻页时,更像翻书时候的样子,大大降低用户理解左右滑控制翻书上下页的理解成本。
  • 微信红包你第一次见的时候,估计也一下子就理解这是红包,而且点开就是拆红包了。
  • 网易云音乐也是做成黑胶唱片的即视感,营造了听歌的氛围。


这些都是主要从视觉维度去设计的表现模型,肯定有人疑问,难道长得像就完事了?前面说了心智模型的使用领域极其广泛,所以当然不仅仅是长得像就是完事了。

三、如何运用?

要说如何运用,我们先重新回顾一下他的含义:


一个人根据自身认知,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我为什么要强调出“自身认知与行为习惯”呢?,首先我们能看到自身认知是直接影响行为习惯的,那么我们还得从用户的自身认知下手。

1. 自身认知是如何被影响的?

在每个场景当中,用户的自身认知都在不断改变,那么这个过程是如何闭环的?我们又要如何影响用户的自身认知呢?

看下图:


这是我画的一个关系链,用户在自身认知下所产生的行为习惯,从而对产品进行了相应的互动,通过“用户的输入”,然后产品产生反馈“输出”给用户,最后一次又一次的反馈就在完善用户的认知。

从而这个过程,我们想要影响用户的自身认知,便需要从产品反馈部分下手,方向有了,我们再往下探索,如何从产品设计这边影响用户自身认知呢?


我们皆知,人有五感,接收外界的信息莫过于形、声、闻、味、触,人通过器官让大脑接收到这些信号,再从大脑里产生情绪,最终完成对认知的完善。

举个例子!!!

疫情期间我们公司先是在家办公,但是采取手机企业微信打卡,早晚打卡都需要人脸识别拍照。

在这期间,我们在“自身认知(打卡要拍照)-行为习惯(点击打卡后就准备正对镜头)-产品反馈(拍照后打卡成功)”这一闭环中反复循环,我们的自身认知从不知道怎么打卡,形成了“打卡=拍照”的认知。

第三周开始回公司上班了,早上到公司,发现打卡依然需要拍照人脸识别,我们的认知中多了一条,在公司打卡依然需要拍照,同时,公司群里大家吐槽带着口罩不好拍照打卡,更加让我这条认知被加强。

但是,就在下班的时候,拿起手机,打开企业微信,找到打卡入口时,习惯性摘下口罩准备拍照,却发现直接显示打卡成功!产品反馈变了——

自身认知(打卡需要拍照)-行为习惯(点击打卡后准备摘口罩正对镜头)-产品反馈(无需拍照直接打卡成功)

所以,出现了新的产品反馈,又重新在关系链中走了一遍之后,自身认知中瞬间多出来一条“下班打卡不用拍照or后面都不再需要拍照”。

但是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

如果在回到公司后早上打卡,出现一个“仅首次需要拍照”的提示,是不是就不会出现后面的问题了,也或许出现过,但是在五感到大脑的接收信息过程中,展示的效果是强是弱?出现次序是否恰当呢?

当用户误以为需要拍照却白白摘了口罩之后,用户的情绪是正向还是负向的呢?

现在是否渐渐地发现心智模型的运用已经脱离了视觉上长得像的范畴呢?

2. 表现模型尽可能靠近用户的心智模型

大家应该忍受不了不用牙膏刷牙吧。

大家应该使用过不少牌子的牙膏,不管什么牌子,刷完牙的时候是不是都感觉口腔很清新?

但牙膏在刚发明走向市场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青睐,那时候的牙膏尽管能刷干净牙,但是用完并没有这么清新的感觉。

于是制造商想了一个办法,在牙膏中加入薄荷油,让用的人能感受到清凉冰爽,就因为这样,牙膏开始越来越受大家的欢迎。

那么问题来了,刷牙本身的目的只是刷干净牙齿而已,为什么加了薄荷油,大家的使用体验就能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我们来捋一捋(看表现模型的变化):

加薄荷油前:

1.心智模型:刷牙就是要刷干净,干净的感觉是清凉冰爽的,平时洗完澡洗完脸都很清爽。

2.表现模型:牙齿依然光滑,但好像少了那些牙渍。

3.实现模型:让牙膏和水混合,再通过牙刷的摩擦,带走牙齿里的脏东西。

加薄荷油后:

  1. 心智模型:刷牙就是要刷干净,干净的感觉是清凉冰爽的,平时洗完澡洗完脸都很清爽。
  2. 表现模型:刷干净牙齿的同时,加入薄荷油刺激了口腔味觉细胞,让刷牙的人感觉更加清凉冰爽。
  3. 实现模型:让牙膏和水混合,再通过牙刷的摩擦,带走牙齿里的脏东西。
相关推荐